资助育人

粽香传情,传承匠心 |“博观匠新”南医资行成长营 第七期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资助管理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30浏览:浏览次数:10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同窗情谊,5月28日下午,由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博观匠新”南医资行成长营第“粽香传情,传承匠心活动顺利举办。40名同学在学生食堂一楼开展了端午民俗体验活动,包粽子、绘鸭蛋、编彩绳,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青春活力,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锻炼手部操作能力、传颂端午相关的诗词与典故,提升文化素养,体会匠心,汲取成长力量。

  

粽叶飘香,巧手传情

粽子是端午节的代表性美食,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瑰宝。翠绿粽叶、雪白糯米、香甜红枣等食材整齐摆放在餐桌上,食堂阿姨的示范与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叠叶、填料、按压、缠线……动作虽显生疏,却充满热情。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原创”粽子诞生,虽形态各异,都饱含着亲手制作的喜悦与对劳动的敬意。 

 

彩绘鸭蛋,妙笔生花

活动的压轴亮点当属创意十足的“鸭蛋彩绘”“手编蛋兜”。鸭蛋外壳坚硬光滑挥洒创意的绝佳“画布”。大家画笔和颜料进行创作,一枚枚朴素的鸭蛋,在巧思妙笔下蜕变成独一无二、五彩斑斓的艺术品。指尖的冰凉触感与笔下流淌的缤纷色彩,是传统节日与青春创意最生动的碰撞与交融。

   

五彩绳结,祈福纳吉

端午挂蛋兜、系五彩绳的民俗源远流长:“古人认为五色代表五行,有驱邪避瘟之意,蛋兜则寓意‘逢凶化吉’。”彩绳编织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有“吉祥结”“如意扣”等不同编法,同学们将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巧妙编织,发挥了医学生手工操作的特长,丝线缠绕指尖的同时,也联结了共度端午的浓浓情意。

 

  

本次端午文化体验活动创新采用文化浸润+劳动实践+美育熏陶三维育人模式,通过彩蛋绘制、五彩绳编织、蛋兜制作等特色环节,引导学生在传统技艺的沉浸式体验中,深入理解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

不仅通过手工体验让非遗文化可触可感,更彰显了中国传统佳节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同学们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也让传统文化真正”在了学习生活中。粽香悠悠,承载的是千年文脉;彩蛋熠熠,绘就的是青春画卷;彩绳翩飞,串起的是民族记忆。同学们留下了一充满文化韵味与同窗温情的端午记忆,也激励着一代代南医学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成长故事。

 

心得分享

口腔医学院戴敬慧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一场精心策划的端午主题活动如约而至,丰富的内容与独特的体验,不仅让我们学会了许多传统技能,更在亲身体验中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绽放光彩。

口腔医学院屈冯瑞

亲手将糯米、红枣、豆沙裹进粽叶,感受传统美食诞生的奇妙;用彩笔在鸭蛋上绘出可爱图案,无限创意在笔下飞扬;彩绳编织蛋兜,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本次活动中收获满满、回味无穷,期待有更多机会参与手工劳动、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粽香氤氲中传承千年智慧,彩绳交织间编织时代新篇。此次活动让学在劳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那些融合医学元素的彩蛋作品、蕴含中医药防疫智慧的香囊、象征团结协作的集体创作,既是非遗技艺的当代表达,更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载体。资助中心将持续推进特色育人项目建设,让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巧手仁心卓越医学人才的重要滋养,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文化创新的持久动力。

                          

                                                                                                                  (撰稿/郭慧初 张锦峰;图片/蒋佳佳 李雨桐;审核/钟珊 蒋佳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