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传古韵,非遗绽芳华;
匠心承古艺,文化耀新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资助育人理念,提升受助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综合素质,4月19日,由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第二临床医学院承办的“博观匠新”南医资行成长营系列活动第二期“探寻绒花之旅”顺利举行。
在传统文化的璀璨星空中,南京绒花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匠心。这个春天,“博观匠新”南医资行成长营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与南京绒花的浪漫邂逅,用指尖的温度传承非遗之美,在实践体验中锤炼匠心精神。
制作体验:指尖绽放绒花之美
同学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好奇,走进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先生的工作室。在这里,赵树宪老师的徒弟为同学们揭开了南京绒花神秘的面纱,讲述了绒花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要成功制作一朵绒花需要全手工打造,还要经过熟绒、染色、制作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10多道工艺的精心打磨。”从头饰、胸针、车挂、摆件……在赵树宪工作团队看来,绒花不单单是一件饰物,更是集设计的巧思、美感的和谐、手工的用心于一体的艺术品。
跟随指导老师的悉心讲解,同学们打开手中的绒花半成品材料包,在学习和了解“勾条”“打尖”“传花”等基础上,同学们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绒花作品。一朵朵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绒花,都是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告白,是对非遗传承的坚定承诺。
寻根溯源:参观南京秦淮民俗博物馆
在绒花手工体验活动后,同学们参观了南京秦淮民俗博物馆,继续探寻民俗文化之根。博物馆位于秦淮区甘熙宅第,馆内陈列百余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如南京绒花、剪纸、灯彩等。参观中,同学们仿佛穿越回六朝时代,近距离感受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金陵十八坊”展厅复原了老街坊和老行当,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则展示了精湛技艺,同学们还可亲手体验制作过程。这种沉浸式参观,让同学们直观领略民俗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博物馆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传承的重要基地。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不仅让同学们对南京的民俗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传承感悟:非遗文化力量
本次活动是南京医科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非遗文化体验,帮助受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经济资助”与“精神培育”的双重目标。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绒花制作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营员心得分享
基础医学院杜美玲
邂逅绒花,邂逅非遗之美,我在赵树宪先生工作室梧翊凰收获了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拿起铜丝和蚕丝,开启了绒花制作。从绕线、打尖到传花,每一步都需全神贯注。仅传花一项,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考验着耐心与细心,稍有不慎,花瓣形状便不完美。当一朵绒花在我手中逐渐成型,心中满是成就感。它色彩明丽、形态逼真,仿佛凝聚着岁月与匠心。这次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南京绒花的魅力,它不仅是精美的装饰品,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非遗之美,在于其蕴含的匠人精神与文化底蕴。我愿将这份对非遗的热爱传递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南京绒花的独特风采。
第二临床医学院李秋香
参加南京绒花手工体验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力量。赵树宪先生作为南京绒花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不仅技艺精湛,更将传承视为使命。在活动中,赵先生的徒弟耐心教导我们,从勾条、打尖到传花,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体现了非遗传承的严谨态度。绒花技艺历经数百年传承,依然在现代焕发生机;医学也是一样,从古代的《黄帝内经》到现代的前沿技术,传承与创新贯穿始终。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传承的重要性。非遗技艺如同医学知识,需要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创新。希望未来我们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非遗技艺在更多领域绽放光芒,同时也激励我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传承与创新。
第一临床医学院李彬
南京绒花制作是一场指尖上的修行,让人沉浸其中。当我第一次接触绒花制作时,就被其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所震撼。从选材到成品,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在制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匠人精神的可贵。每一朵绒花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象征。通过亲手制作,我更加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这门技艺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创新,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南京绒花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去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学影像学院 玛丽亚木·热扎克
踏入绒花的奇妙世界,每一朵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老师指导下,我开启了绒花制作之旅。经过一番努力,我的第一朵绒花诞生了,虽不完美,却满是成就感。这次手工体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南京绒花制作的魅力。它不只是简单的手工,更是千年文化的传承。每一道工序、每一朵绒花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也因此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更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并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
手工织就非遗梦,博物馆里寻根脉。同学们在绒花制作中感悟匠心传承,在民俗展厅里领略文化魅力。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资助育人的重要载体。同学们在亲手制作中感悟匠心精神,在民俗文化浸润中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了精神成长与能力提升的双重收获。
(撰稿/李秋香;图片/蒋佳佳 戚怿文 ;审核/钟珊 许柯 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