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求德近佛,愿才比仙|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风采展示

发布者:资助管理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15浏览:浏览次数:10




个人简介

钱海声,男,汉族,1996年11月23生,中共党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消化系病)2020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曾获正大天晴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研究生学术之星。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1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2分。

个人事迹

求德近佛,愿才比仙

本科刚入学时,学校开展系列医学人文教育活动,当他看到明代裴一中《言医·序》上的那句“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时,心底一阵打怵,原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难得多于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求德近佛,愿才比仙。”当作座右铭,以激励自己在成为优秀的医者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不忘初心的前进这条路不仅从本科走到研究生,他还将在今后的人生一直走下去。

勤勉不殆,勇于探索,愿才比仙

身为一名医学生,钱海声明白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是第一要务。他深知“勤能补拙”,在临床轮转中充分利用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学过的病种进一步巩固和更新最新识,书上没有的罕见病种,查阅资料,询问上级,纳入知识体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科理论、出科考核中他均以高分通过,同时以484分的成绩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夯实理论基础是一名医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勇攀学术高峰才是研究生的第一要务。在硕士的两年里,他勤于思考,广泛尝试,积极探索。刚步入临床科室轮转,他偶然碰到了食管腺鳞癌这一少见的病理类型,其在临床特征和和预后尚存在争议,于是针对其争议点展开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oncology(IF=5.74,一作)上。他负责科室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随访工作,针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了两项针对该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相关研究,一项已成功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胃肠病学》上,另一项成果发表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IF 3.49,一作)值得一提的是,的硕士研究课题“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线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发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2.05,一作),该杂志为胃肠病学领域著名期刊,文章发表后获得广泛关注,公众号文章微信阅读量5400余次,课题组多次受邀进行相关领域进展的发言及杂志约稿。此外,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在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年会上壁报展示2篇,在2021年基层消化系疾病最新共识及消化内景高峰论坛发言1次。身为专业型硕士的他,大部分时间都要投身于临床工作,少有时间进行基础科研工作,但是他“因地制宜”,所有课题思路均为临床课题,来源于临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尽心尽责,与人为善,求德近佛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这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句墓志铭既是对医学的客观评价,也体现了一个医者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在临床工作中,钱海声尽心尽责,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病情,获得带教老师的一致肯定,也多次获得患者的感谢,曾获得两次患者赠送锦旗。身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他总能以优秀的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与人为善。他是2020级专硕内科班副班长,积极服务班里同学,配合辅导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作为消化科的一份子,他也积极参与科室各项活动,曾担任2020、2021江苏消化疾病国际交流周(JSDDW)志愿者,负责主会场的各项工作,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坚定不移,永不止步

研一第一次组会上,他放下豪言:“临床科研我全都要!”那是研究生三年的奋斗目标,如今也算是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而才比仙,德近佛是一生的追求,祝愿他也能够上交一份合格人生的答卷。他深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仍是前路漫漫。但纵使前方层云叠嶂,他也会始终会瞄准属于他的方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