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医学路|校长奖学金风采展示
个人简介
孙彧涵,女,汉族,2001年11月生,共青团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征文奖、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和南京医科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级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
先进事迹
奋楫笃行医学路
孙彧涵同学是南医大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大学一路走来,她心怀阳光、脚踏实地,自觉践行“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校训精神,坚持品学兼修、全面发展,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等荣誉。
一、“医学路上虚不得假不得”
“因为选择了医学,注定此生不可懈怠,必须练好过硬本领,方能肩负救死扶伤的责任。”孙彧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她自己的描述,大部分时间就是“三点一线”,往返于教室、图书馆、宿舍之间。入学以来,她从未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学习奋进,注重打牢专业课程基础。对于学习的诀窍,她总是说,“既要善于做时间的主人,又要能让自己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她坚持把制订和实施好计划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每一阶段都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把每门功课阶段性目标融进具体计划之中。2年来,各科成绩加权平均分和综合测评分均位居专业前列。第一学年,就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学校优秀学生等级奖学金一等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学习交流活动,让自己在拓宽视野中增长才干,分别以682分和612分的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拿下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南京医科大学唯一的特等奖,还获得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等奖项。
二、“科研能力是成长的基石”
课外时间,孙彧涵也没有停下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脚步。她常说,“学为本,思为要,学思贯通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她热衷于参加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基础上,阅读钻研各类文献材料,着力培养自己对医学科研的热爱。目前,和学长一起通过对相关成年人尿样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肾功能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Association of urinary phthalate metabolites with renal function among 9989 US adults》,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达7.129。撰写的《Associ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traits with nephrolithiasis, a Study Among 20,869 US Adults》(第一作者)、《Modulating the local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cobalt single-atomic nanozymes for enhanced catalytic therapy against bacteria》(共同作者)等2篇论文,也在投稿之中。她还积极参加大创实践,主动联系指导老师,开展团队科研项目,主持的省级大创项目——DBP孕期暴露后通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dm9介导的程序性DSB修复异常引起雄性子代减数分裂阻滞的机制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
三、“擦亮奋斗底色才能行稳致远”
孙彧涵一直告诫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方能心怀远方。读大学以来,她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向组织靠拢,定期汇报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目前已被列为年级首批入党积极分子。平时,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到有关医疗单位参加疫情防控以及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传递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2020年下半年的一天,她读到南京医科大学原工会副主席王丽雅老师热衷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被新时代医学人的风采深深感染。恰逢教育部关工委举办“读懂中国”活动,于是,她加入到全国471所高校共5.18万名大学生参与的采访“五老”活动,以王丽雅老师的典型事迹为蓝本,融入自己的体悟感受,向“读懂中国”活动组委会提交了《带给人们光和热的心灵按摩师》一文,最终获得“最佳征文”奖,江苏省属高校仅有2篇征文获此奖项。去年4月,她又作为学校代表赴北京录制相关视频材料,讲述王丽雅老师的感人事迹,该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连续展播,将南医人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传播四方。作为班级班长,她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引导同学们一起向未来,发动大家共同建设“优良学风班”,营造奋进向上的浓厚氛围,班级2年平均成绩都处于年级前列,个人也被学校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帮扶工作先进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一直感到,学习不仅仅限于学业成绩,与学生工作也是相辅相成的。在工作中,与同学们开展的每一次思想交流、每一场班级例会、每一项集体活动,都是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的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孙彧涵如是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孙彧涵始终鞭笞自己,“医学梦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将带着这份责任和期许,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