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国家奖学金风采展示

发布者:资助管理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2-08浏览:浏览次数:495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国家奖学金风采展示

 

个人简介

顾梦茹,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肾脏内科科研型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肾脏病领域顶刊Kidney International 期刊上发表基础研究一篇,2022年IF=18.998;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科研之路

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2017年如愿成为我们二附院肾脏内科的研究生后,先在江宁校区接受半年的基础教育课程。这半年的学习,让我逐渐发现,科学理论不仅是一个个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背后一个个研究者半生乃至一生的故事,更是一代代学者的交棒传递的努力。这无疑是非常生动,鲜活,和有趣的。课上,大家围绕着科研工作与转化的辩题激情讨论时,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做科研不转化就没有意义吗?意义的定义又是什么?做科研的从来不是为了意义,只是因为好奇心”这句话如雷贯耳,一语点醒了我。以往的科研工作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我想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也许并没有后来的各种用途,只是因为他想弄明白为什么。当然,这是最理想的做科研工作的初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我们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好奇心,我们要从解决临床问题的角度出发,着手科研工作。但有时科研工作不顺利,压力大时,我会想我只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是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开始了这份工作,只要我在这份工作里得到任何一个答案,都应该庆幸与感恩。从江宁的学习经历让我明白科研是纯粹的,是鲜活生动的;非常幸运的是之后遇到一位言传身教的老师-戴春笋教授,戴老师非常尊重学生的想法,会不厌其烦的与我们讨论各种可能的为什么。他一方面会放手,让你去开展你的课题方向,当你查阅文献,结合课题进展,提出一些还不能算合理的想法时,他会和你认真讨论,分析每一个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会严格把控实验数据质量与可靠性,实验结果之间的逻辑性。这5年来他让我明白该如何去独立思考以及如何具体的开展科研工作。在戴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博士一年级时将以往几年的工作整理发表,虽然一路波折,但最终今年8月份于肾脏病领域顶刊Kidney International见刊,在此过程中也深刻明白科研工作者工作的发表不易。同时,在此期间,因为另一项课题工作的研究成果我们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一项;还有一份课题工作也已完成进入整理书写阶段,希望明年毕业前可以顺利发表。

多彩生活

求学期间,也在导师的鼓励下,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了解肾脏病领域和其它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这些经历让我获益匪浅。同时,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疫情期间,虽然作为一名科研型博士生无法奋斗在前线,但也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参与医院的预检分诊工作及无偿献血活动;也在关注国家时事和阅读相关书籍,积极学习党的精神和政治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生活方面,坚持锻炼身体,保持每天都能有一个精神和健康的状态。

点滴感悟

时光飞逝,转眼明年就要毕业了,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有哭有笑,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和成长。在科研的道路上,这样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害怕更不能逃避,作为一名研究生,要做的就是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无论是否成功,不管结果如何,唯有拼搏才会有答案。能得到这么多的收获和成长,真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戴春笋教授的深刻教诲,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也非常感谢我可爱的师妹与师弟们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的帮助。克服困难这个过程有可能会有些漫长甚至会有些痛苦,但熬过这段时间,恍然发现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收获。时光飞逝,莫负韶华。年轻人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要有朝气,正式拼搏的年纪,何谈委屈与吃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最后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这几年的学习经历与感悟,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继续上下求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