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国家奖学金风采展示

发布者:资助管理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1-11浏览:浏览次数:715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国家奖学金风采展示

【人物简介】

陈思璐,中共党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师从王美林教授。本科曾获国家奖学金(2018),研究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和并列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100.39分,平均影响因子16.73分。担任学院研究生劳环党支部宣传委员,硕博期间共主持两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获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连续三次获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先进事迹】

初心不忘,久久为功

2016年5月,陈思璐以同届学生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年间,她逐渐褪去稚气,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了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所在,也逐渐坚定了加深专业学习、通过科研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作为一名正式党员,她严于律己,并不断鼓励、帮助身边的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本科时曾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党员,她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初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主动请战,按照社区统一调度,参与秩序维护、物资配送以及值守卡点等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3月29日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南京医科大学“国旗在我心中”升旗仪式,跟随老师们一起回顾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征程,展望祖国发展的光明前景,聚力本领担当,在勇于追求卓越中永葆初心,在矢志砥砺奋斗中践行仁心。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2021年10月她作为党员志愿者,积极响应学院党委要求,参与食堂疫情防控值班;2022年10月作为核酸检测志愿者,参与学校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

作为研究生劳环党支部宣传委员,根据不同时期党的工作中心和任务以及上级党委的指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支部书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时事政策,组织党课学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除此以外,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务学习培训班,定期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其与本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工作需要,她不断查缺补漏,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即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配合支部完成党员发展、转正等其他工作,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支部建设过程中。

学习刻苦,科研勤勉

2019年顺利取得预防医学学士学位后,她考入王美林教授团队,并开始进行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学术生涯启蒙的第一年,她在专业课程中领略了教授们的风采,加深了对公共卫生专业的认识,在各类科学实验中激发了探索求知的欲望。她广泛阅读医学研究相关文献,参加课题组的读书汇报,学会了总结、思考,也明白了打破常规、发散思维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在课题组各位老师与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她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应用于探究性激素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因果关联,并撰写成文,参与2020年中国广州举行的中国肿瘤学大会并发表会议摘要。同时,该课题“激素暴露水平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也成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主持)1.5万元资助。

研二期间,她开始关注piRNA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了解piRNA通过沉默转录和转录后基因过程等表观遗传修饰途径调控肿瘤发生。系统总结piRNA的生物学功能,并基于遗传与表观遗传互作网络概述肿瘤致癌的机制,成果“The biogenesi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PIWI-interacting RNA in cancer”发表于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IF=23.168,一作)。在此期间,她参与的论文“Genetic variations in the CTLA-4 immune checkpoint pathway are associated with colon cancer risk, prognosis, and immune infiltration via regulation of IQCB1 expression”发表在Archives of Toxicology(IF=6.168,并一)。同时,她也成功申请专利“基于遗传标志物的结直肠癌预后评估系统v1.0”一项。

在攻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期间,她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均分为89.67分。她继续致力于piRNA与肿瘤的机制研究,基于“piR-COHEP调控去泛素化酶USP10影响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研究”,再次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主持)1.5万元的资助。在此期间,她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并两次获奖(2011年11月全国研究生组优秀奖、2022年6月江苏省赛研究生组三等奖);2022年4月以壁报形式参与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除此以外,在新冠疫情的这两年,她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开发了新冠疫情预测模型,并发表研究论文“Global internet search trends related to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predict regional COVID-19 outbreaks”(Journal of Infection, IF=38.637, 并一);进一步研究了ACE2及其辅助因子对结直肠癌SARS-CoV-2感染的影响,论文“The impact of ACE2 and co-factors on SARS-CoV-2 infec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发表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8.554,并一)。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Genetic variants in RNA m5C modification gene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and chemotherapy efficacy of colorectal cancer”、“SUMMER: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interactive server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ausal effects of risk factors and circulating biomarkers on pan-cancer survival”也陆续得以发表(Cancer Medicine,IF=4.711,一作;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9.16,并一)。

在这三年中,她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20-2022),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协助指导4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课题设计,也获得了2021年度南京医科大学“校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生活朴素,积极乐观

在生活中,她思想道德品质良好,品行端正,性格随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集体荣誉感。在道德修养方面,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返回原图
/